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李淮. 生物信息学研究概述[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7 (06): 283-284.
[2] 王俊, 郭丽, 吴建盛, 等. 大数据背景下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现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7 (04): 62-67.
[3] 卓天琪. 基于放射组学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胃肠道间质瘤基因突变预测算法研究[D]. 2019.
[4] 张弘, 王慧洁, 鲁睿捷, 等. 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AlphaFold2的应用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24, 40 (05): 1406-1420.
[5] 姚圣黎. 大数据时代下“生物信息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4,(31): 93-96.
[6] 冉景盛,姚启伦. 生物信息学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 生物学通报, 2009, 44 (01): 46-48.
[7] 郭贝一,郭晓强. AlphaFold和蛋白质结构预测[J]. 科学, 2024, 76 (05): 39-44.
[8] 张传波,卢文玉. 生物工程专业的生物信息学课程建设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 2024, 41 (06): 56-60.
[9] 彭小清, 郭菲, 陈超, 等. 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24,(08): 142-145.
[10] 李冉, 邵俊杰, 王喜宏, 等. 依托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生物信息学》项目教学法探索[J]. 家畜生态学报, 2021, 42 (06): 90-93.
[11] 彭睿,曹征,欧阳乐军,等.荔枝和龙眼TCP转录因子的比较分析[J/OL].分子植物育种,1-14.
[12] 唐静文,黄楚涵,沈超.陆地棉与海岛棉YABBY转录因子的鉴定与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23,21(17):5576-5590.
[13] 刘家璇,黄楚涵,欧阳乐军,等.桉树WOX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比较分析[J/OL].长沙大学学报,1-10.
[14] 明文龙, 李晟, 罗幸, 等. 生物信息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调研与思考[J]. 生物信息学, 2018, 16 (02): 65-71.
[15] 金庆超, 吴志革, 金志华, 等. 工科专业的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 (36): 251-252.